足球小将世界杯|中国 世界杯|世界杯票务信息站|13530911108.com

​前国手邹阳:愿孩子们都能成为乒乓球的受益者

邹阳在乒乓球上的天赋很快显露出来,拿起球拍一年多后,她就在齐齐哈尔市的比赛中打进了前8,再过一年后,她已经拿到了全市冠军。2003年的寒假,考完期末考试的邹阳跟着教练去“打比赛玩”,那是黑龙江省的一次调赛,邹阳打了第10名。面对“打球还是读书”这个选择题,邹阳的父母再次选择了听女儿的,没有经过任何纠结,邹阳成为了省集训队的一名运动员。

从国家队到靠近北极的俄罗斯小城

2008年,一个新的奥运周期开始了。那一年,乒乓球多了一项赛事——全国少年锦标赛。之前没打过太多比赛的邹阳在这次少锦赛上“打疯了”。“单打加团体,总共只输了一场球!”就这样,邹阳成了首届少锦赛的女单冠军,也由此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。

国球人才济济,对于直板打法的女队员来说,出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7年的国家队生涯,邹阳的成绩算不上骄人,但她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,“在国家队这些年,不止技术上的突飞猛进,也学到了很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。而且在我退役的前一年,我们黑龙江队还拿了一次全国锦标赛的冠军,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句号”。

▲2014年全国锦标赛上,邹阳(右二)和队友们为黑龙江队摘得女团冠军。

2015年,22岁的邹阳告别了国家队,来到俄罗斯靠近北极的小城阿尔汗格尔斯克,代表这里的一家俱乐部打起了俄罗斯联赛。“小时候家境一般,父母为了支持我打球,花销不少。因为家在黑龙江,去各地打比赛路途遥远,车票都比别人贵。妈妈为了赚钱支持我,卖过烤鸭也卖过韭菜盒子。我出国打球也是希望能减轻点家里的负担,贴补贴补家用。”

“战斗民族”的赛制非常考验体力,邹阳说,如果不是在国家队的深厚积累,自己可能根本扛不下来。但多年征战俄罗斯联赛,也让她深深爱上了这座小城,“我觉得这里就像我的第二故乡,每次来打球都是最专心、心里最平静的时候”。

▲在俄罗斯联赛中,邹阳所在的球队屡次斩获冠军。

在这支球队里,邹阳遇到了同样来自中国、像父亲一样帮助她的老教练刘国宏。回忆起这段虽在异乡却有“亲人”照顾的日子,邹阳的心里有快乐也有悲伤。“我们的球队拿了很多次冠军,从来没有跌出前三名;但是刘教练去年因为染上新冠去世了,这让我不忍心回忆在俄罗斯的日子。”

早期乒乓“网红”的自媒体烦恼

因为新冠疫情,出国打比赛成了历史。告别了赛场的邹阳,回到学校里读了书,又就业工作,但她的生活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,除了代表公司打一些行业赛事,邹阳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广乒乓球,而互联网正好为她搭建了这样的平台。

其实早在2018年,邹阳就已经成了乒乓球圈的早期“网红”。当时,她帮助斯帝卡公司拍摄了几条试打视频,反响很好,网络视频这个“新战场”一下吸引了她。那一次,原定拍摄20条视频,因为播放后的效果非常好,最终拍了40条。越来越多的球友希望找这位年轻的老师探讨乒乓知识和切磋球技。收到球迷的鼓励和支持,邹阳开通了自媒体,发布国球资讯、教学短视频,也尝试着进行直播。“当运动员的时候,快乐来自于享受比赛,来自于对冠军的追逐;当一个自媒体人,和五湖四海喜爱乒乓球的人建立了联系,成为朋友,给别人带来了帮助,也给自己带来了不一样的成就感。”邹阳这样形容自己转型后的感受。

邹阳笑称,开网络直播就像考试,网友们不断抛来各种专业的问题,她必须要立刻作出准确的解答。但这并不是当一个自媒体人最难的事,“技术和装备上的东西我心里都有数,特别具有挑战的是,现在互联网上的东西太多了,我很想了解球友们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,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大家”。

“如果能在线下也有个和球友们交流的地方就好了,也可以在拍教学视频的时候多一些实践的经验。”带着这个想法,“邹阳乒乓”的样子慢慢清晰了。

教孩子们打球,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

采访的这天,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,商场里人不多,“邹阳乒乓”里也没有学球的孩子,一位和邹阳相熟的大姐正在和年轻的教练员练球。“白天孩子们上学,场地都空着,我们就免费向大家开放,只要说是我的球迷,都可以来打球。”邹阳很开心终于有了这样一个现实中的“据点”,“我在微信上的公众号叫‘阳阳乒乓家园’,现在线下也有了这样一个球迷之家,这样线上线下就可以联动起来了。毕竟线上都是在讲一些通用的理论,但是真要打起球来,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会出现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,如果没有线下的交流和实践,就成了纸上谈兵”。

虽然主要做技术上的支持,对经营并不太了解,但在邹阳看来,把球馆开在商场里自然是有着特别的考虑。“敞开的门面,小朋友们很可能和家人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就进来试试,也许试试就有兴趣了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现在的家长也不太会逼着孩子去学什么,他们都很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,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乒乓球这么好的运动。”

“双减”政策落地之后,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科类课外班的包围中解脱了出来,培养一项学习以外的兴趣和技能,有了更多实现的机会。球馆开业之际,恰逢北京市中考体育改革方案发布——乒乓球被列入考试项目,这对邹阳和从事乒乓球教学的朋友们来说,无疑是个好消息。“政策的出台,为乒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。虽然时间点上的巧合比较幸运,但其实这些年来,国家的政策导向一直是在向着更加重视体育发展的,所以我坚信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
邹阳说,自己就是一个乒乓球的受益者,更好的身体、更豁达的性格、更强的抗压能力,还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,她希望那些能有缘成为“邹阳乒乓”学生的少年们,也可以通过乒乓球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。“当然,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学习,向这些科班出身的年轻教练学习,如何让零基础的小朋友听得懂,如何让他们更快上手,这不是自己球打得好或是专业知识丰富就一定能做到的。”

“用专业的心,点亮孩子的光”,邹阳在从事乒乓球教学中,时刻这样勉励自己。她也把这句话张贴在了球馆的显眼位置,并按照这样的目标学习着,努力着,进步着。

更多精彩文章

▲大满贯冠军将直通杭州亚运

▲国乒阿曼席卷5冠

▲成都世乒赛延期至9月30日至10月9日

▲邱贻可担任孙颖莎主管教练

▲樊振东的八年五个关键词

▲王曼昱:没有什么能击垮我

▲王楚钦:相信会有一天得到自己想要的

▲孙颖莎:想对自己说一句,你可以做到更好

感谢分享,点亮“在看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40号球星的辉煌旅程揭秘 足球世界的终极传奇与成就分析
nba著名的19号球员 , nba历史上00号到99号的代表人物介绍


最新发表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