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:中国男篮的转折之年
2017年对中国男篮而言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。这支承载着亿万球迷期望的队伍,在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中经历了从低谷到崛起的蜕变历程。
黎巴嫩亚洲杯的阵痛
8月的贝鲁特赛场,中国男篮蓝队以79-78险胜伊拉克的比赛至今令人难忘。郭艾伦在终场前2.7秒的突破上篮,让球队避免了小组赛两连败的尴尬。时任主帅杜锋在赛后发布会上直言:"这支年轻队伍需要更多大赛历练。"
尽管最终仅获第五名,但吴前在对阵菲律宾时单场7记三分的爆发,预示着新一代射手的崛起。
红蓝分队改革的阵痛与收获
姚明上任篮协主席后推行的"双国家队"制度在2017年迎来检验。红队11月客场96-44大胜中国香港的世预赛中,阿不都沙拉木拿下15分7篮板,这位新疆小伙的异军突起成为当年最大发现。
"我们看到了更多球员在国际舞台展现自己"——央视解说员于嘉在直播中如此评价
中韩大战:永远的经典
12月长沙的冬夜,红队92-81力克韩国一役堪称年度最佳。丁彦雨航带伤砍下30分,现场球迷自发的《歌唱祖国》响彻体育馆。这场比赛不仅报了2015年亚锦赛之仇,更让球迷看到了男篮的血性回归。
- 孙铭徽6次抢断创造队史纪录
- 王哲林在内线硬抗归化球员拉特利夫
- 李楠教练的"三后卫"战术收获奇效